close


html模版日俄戰爭中日本傷亡慘重和腳氣病有很大關系
21歲的日本幕府將軍因為嚴重的腳氣病奄奄一息

1866年,日本大阪城的將軍府內,中醫和西醫吵起來瞭。

這時候,21歲的日本幕府將軍德川傢茂,因為嚴重的腳氣病,已經生命垂危,奄奄一息。

很多人可能覺得奇怪:腳氣病?腳氣也會要命嗎?

腳氣病和腳氣是兩碼事。

腳氣,英文TineaPedis,學名足癬,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,具有傳染性,但不會致命。

腳氣病,英文Beriberi,是維生素B1(硫胺素)缺乏導致的,可以致命。

維生德國電動床墊素B1缺乏會導致所有臟器出現代謝障礙,其臨床主要有兩種類型:

一種稱為幹性腳氣病或癱瘓型腳氣病,患者出現多發性周圍神經炎,引起疼痛和所支配肌肉功能喪失,病變往往由下而上對稱發展。患者常由於小腿肌肉癱瘓,導致隻能拖曳著足部行走。隨著病情進展,患者會出現肌肉癱瘓,最終臥床不起,虛弱得無法進食,最終死亡。

還有一種稱為濕性腳氣病或者水腫型腳氣病,疾病損害心臟,導致心功能衰竭和死亡。患者出現厭食、惡心、嘔吐、尿少及周圍性水腫。檢查可見肝大、胸腔積液、腹腔積液和心包積液體征。

腳氣病導致的心功能衰竭,中醫稱為“腳氣沖心”,屬於危癥。

德川傢茂是江戶幕府第14代將軍,在那個時期,日本醫學還是以中醫為主流,但是西醫也已經逐漸傳入。日本的西醫主要從荷蘭傳入,所以稱為蘭醫;而中醫是從中國傳入的,所以又稱漢醫。

面對將軍的病情,將軍府的中醫們都束手無策。這時候,日本近代史上一個有名的蘭醫出場瞭,他叫松本良順。

以松本良順為代表的西醫,強烈建議用西醫的方法治療。這遭到瞭中醫的強烈抵制,他們不僅嗤之以鼻,還認為這屬於數典忘祖。

松本良順16歲在蘭醫學私塾兼佐倉順天堂的父親那裡學習蘭醫,25歲又在日本海軍講習所向荷蘭軍醫學習,屬於當時日本罕見的根正苗紅的蘭醫。雖然那時候西醫也不怎麼發達,但是比中醫還是先進不少,代表當時日本最高醫學水平的松本良順對中醫很看不上眼。當然,中醫對他同樣看不上眼。

松本良順那時候34歲,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。和中醫吵著吵著,火氣上來瞭,他一拍桌子:“如果蘭醫治不好腳氣病,老子切腹給你們看!”

中醫依然不依不饒:“將軍身體尊貴,你那賤命值多少錢?”

就在這時候,從昏睡中醒來的德川傢茂發話瞭:“松本啊,你既然敢以性命相搏,我要是不敢試試蘭醫,那也太沒種瞭。”

一錘定音,治療權交到瞭以松本良順為代表的西醫手裡。

可惜,結局很尷尬。

不久後,德川傢茂就病死瞭。

好在德川傢茂是個厚道人,臨死之前特意囑咐:“不得問責松本良順。”

身為一個行醫多年,經歷瞭各種酸甜苦辣的醫生,看到德川傢茂臨死前特意囑咐不得難為醫生這一段,我都感動得有點想哭。

1866年8月29日,幕府將軍德川傢茂病死,年僅21歲。他死的那一天,德川幕府的重臣勝海舟在日記中隻有一句話:“德川傢,走向瞭滅亡。”

德川傢茂死得實在不是時候。

德川傢茂病的時候,幕府和倒幕強藩的爭鬥正處於白熱化狀態,幕府對帶頭倒幕的長州藩發動瞭第二次征戰,而長州藩也不示弱,與薩摩藩聯盟,與幕府軍對抗。當時前線的形式對幕府不利,但並非無法支撐,勝負尚難預料。

然而德川傢茂在這個時候死瞭。

日本天皇頒佈的“肉食禁止令”是腳氣病的元兇之一

德川傢茂為什麼會得腳氣病呢?

首先要怪日本的飲食傳統。

我們在前面講過,腳氣病是由維生素B1缺乏導致的,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,可以從食物中攝取。谷類、豆類、堅果類、瘦豬肉及動物內臟等食物是維生素B1的豐富來源。675年,日本天武天皇頒佈瞭“肉食禁止令”,禁食牛、馬、犬、猿(猴)、雞之肉。在佛教教諭和天皇禁令的雙重影響下,絕大多數日本“有識之士”索性一刀切,放棄瞭一切四腳獸類的肉,進入瞭隻吃魚的半素食時代,而且貴族絕不吃肉,窮人才吃“低賤”的肉。維生素B1在蔬菜、水果和魚類中含量很低,日本貴族這種半素食的飲食習慣,容易造成維生素B1的缺乏。

而且,日本人有吃生魚的習慣,某些鮮魚和甲殼類體內有一種能破壞硫胺素的酶——硫胺素酶。硫胺素酶加熱後會失去活性,如果魚類不加熱直接生吃的話,未失去活性的硫胺素酶會破壞食物中的硫胺素,也就是維生素B1。

其次要怪德川傢茂太有錢。

即使日本有半素食的飲食習慣,即使日本習慣吃生魚,但腳氣病在日本發生率依然極低,而主要的患者,就是德川傢茂這樣的有錢人。當時江戶這地方有錢人多,所以腳氣病一度被稱為江戶病。

原因很簡單,維生素B1在大米和麥子、玉米的表皮(米糠、麥麩)之中含量也很豐富。日本絕大部分人吃的糙米中,並不缺乏維生素B1。

但德川傢茂有錢,他吃的是精米。精米在加工過程中,除瞭脫殼外,還要用木杵去搗,以去除稻米最外面的薄層,即糠,之後還要在空地上翻揚,利用風力將富含維生素B1的碎糠徹底去除。經過加工的精米,口感和外觀都比糙米要好,但維生素B1的含量則大大下降。

但這還沒完。將軍有錢,做飯用的精米自然要好好淘洗,而維生素B1是溶於水的,經過這一折騰,又損失不少。洗的次數越多,洗得越仔細,維生素B1損失得越多。

在最後煮米的過程中,殘餘的維生素B1再次被水溶解,而將軍大概是不會喝米湯的。

不僅不喝米湯,估計還會經常喝點酒,而酒的代謝,要消耗維生素B1。

在這種情況下,德川傢茂因為維生素B1缺乏而生病乃至去世,也就不意外瞭。事實上,德川傢茂的妻子最後也是死於腳氣病。

腳氣病雖然可怕,但在1870年,它也隻是局限在以稻米為主食的地區的一種罕見疾病。

1870年,以蒸汽為動力的碾米機被發明出來,這種機器可以一次性研磨大量稻米,成本低廉,速度快,碾出的大米外觀好,口感好,不易腐敗,可以長期儲存。隨著這項新興技術的迅速普及,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以稻米為主食的國傢和地區,腳氣病發病率出現瞭爆發式增長,一躍成為殘酷可怕的流行病,成為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。在以精米為主食的日本軍隊中,這個問題尤為突出。

在1878年至1892年間,日本海軍平均每年有1/3應征入伍的水兵因為腳氣病而病倒。1878年,日本海軍龍驤號在一次前往新西蘭的訓練航行中,船上278名水兵中有161人得瞭腳氣病,有25人死亡。

1882年,朝鮮京城事變,日本海軍與清政府海軍對峙於海上。事變最終未變成日本與清政府間的戰爭,但大量的腳氣病患者卻讓日本海軍將領感到極度的恐慌。大量非戰鬥減員嚴重打擊瞭日本海軍的戰鬥力,日本海軍哀嘆:“不解決腳氣病的問題,日本海軍就沒有存在的意義。”

日本陸軍給士兵配發大量藥丸,現在名花蓮電動床為“正露丸”

由於西方基本沒有這種疾病,所以來日本的西方醫生對此束手無策,以為是日本特有的一種風土病。還有的醫生推測其病因為“血液的變質”,或以為是由某種不明微生物傳染所致。

如果沒有那個叫高木兼寬的人,也許,甲午戰爭就不會爆發。

高木兼寬,日本海軍軍醫,因電動床廠商解決日本海軍腳氣病問題被封為男爵。

為解決海軍腳氣病問題,高木兼寬潛心研究瞭大量資料。最後,一份日本海軍築波艦1875年的航海記錄吸引瞭他的目光。該艦赴海外訓練期間,有大量腳氣病患者出現。但仔細區分其發病日期,發現該艦停靠美國海岸期間無人患病。同樣的現象還見於該艦1877年去澳洲的航海記錄中。高木兼寬對這批士兵進行瞭調查,其中有人提到的“大傢都很高興,唯有面包令人甚不習慣”這句話引起瞭他的註意:腳氣病是否與士兵的飲食有關?

高木兼寬經過認真的調查分析,發現與歐洲海軍相比,日本海軍士兵蛋白質攝入量極低,在腳氣病大規模發病時尤其如此。他以此推斷腳氣病是飲食中缺乏蛋白質導致的,並參考歐洲海軍的飲食,嘗試改變日本海軍的飲食結構,增加肉類和牛奶。

高木兼寬對腳氣病的解釋是錯誤的,但是,歪打正著,他的措施是對的。那一年,他的艦隊隻有14例腳氣病病例,無人因此死亡。

為瞭驗證自己的理論,高木兼寬遊說重臣,面謁天皇,爭取到5萬元特別航海費,日本海軍以高木兼寬確定的新的飲食配置,派“築波”號重走當年“龍驤”號的遠航路線。結果,航行全程中僅有15名腳氣病患者,其中有8名是因習慣問題無法按規定食用肉類,4名未食用煉乳。無人死亡。

1887年,日本海軍全體采用高木兼寬制定的飲食標準,此前每年有超過1000名腳氣病患者的海軍,當年僅3人患病。

擺脫瞭腳氣病困擾的日本海軍,將猙獰的目光望向瞭中國。

7年後,1894年,甲午戰爭,日本海軍全殲大清北洋水師。

這一仗,打出瞭日本百年國運,也打出瞭中國百年國恥。

日本舉國歡慶的人群中,想必既有松本良順,也有高木兼寬。

然而,日本陸軍就沒這麼走運瞭。

高木兼寬的蛋白質不足學說,並沒有得到日本陸軍的認同。日本陸軍軍醫首長森林太郎,堅信腳氣病是未知細菌感染造成的,除瞭以改善環境衛生的方法來預防腳氣病外,他認為有強大殺菌作用的雜酚油應該是可以治療腳氣病的。

1904年,日俄戰爭爆發,日本陸軍給士兵配發瞭大量由雜酚油制成的藥丸,並規定士兵按時服用。他們給藥丸起瞭個很威風的名字——征露丸。露,即露西亞,就是俄羅斯。征露,就是征服俄羅斯。二戰後改名為“正露丸”,直到現在都賣得很火。

然而,“征露丸”征服不瞭腳氣病,整個日俄戰爭期間,日本40萬總兵力中,9萬~20萬人患上瞭腳氣病,其中,3956人死於腳氣病,嚴重影響瞭部隊的戰鬥力。戰鬥死亡的58387人中,很多人的死亡應該和腳氣病有間接關系。這場戰爭日本雖然取勝,但傷亡之慘重遠超預期,戰前的目標,也隻達到一部分。這和軍隊中腳氣病流行有很大關系。

《八卦醫學史2》

作者:

燒傷超人阿寶(寧方剛)

定價:42元

出版社:鷺江出版社

出版嘉義電動床時間:2017年2月

SourcePh" >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d68p2pt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